建筑 居住 设计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与居住是同义词。你在野外找到了一个洞,建筑即已"完成",居住就此"开始"。即便开始,你还得准备各种家具,安排家人们的生活,早出打猎,夜晚归家,归家之后还要准备明天的弓箭,钝了的箭头还要磨一磨,松弛的弓还要再绷一绷。你回过头来想,当初寻找洞穴的时候,其实你的状态是一样的,而且从未停歇。也许明天你已经打算在前段时间选好的一块空地上开始“真的”建筑一座房子,但是你已经明白,建筑与居住是同义词。你仰望星空,心里想,或许,那里还住着神明。

建筑一处房屋也并不仅仅与人去居住相关(正如战争中并不一定是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而多半是在雪地埋伏时被冻死),建筑首先在与天地神明发生着密切的对话,怎样对抗寒冷,怎样流通空气,怎样捕获阳光,怎样游戏阴影,怎样居住,怎样与邻居相处,怎样与城市沟通……或许你已经忘了,是建筑(同义词:居住)将你从荒野中拯救。你要在某处建筑一个房子,也并不是简单的把一个石头或木头的玩具放在了一个地点,而是世界让出了一个位置,允许你建筑一个新的世界。这个新的世界反过来会镜像出之前的世界,直到你安下心来,你才突然发现大山在拥抱着你,屋前居然还有蜿蜒的小河。

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我们让出一部分用来接待朋友与宾客,让出一部分用来制作美味的食品,让出一部分用来休息与做梦,让出一部分给神明……根据其各自需要的尺寸。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从这里出发去远方,因为即便在海角天涯,只要我们心中想到了这里,我们就已经到了这里,比那些每天路过的陌生人要靠近得多。你一旦建筑了这个世界,就永远拥有了这个世界,你背负着他,不管你去哪里,何时死去……即便你在某种空明中见到了那个独立的自我,那也仅仅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你把你的自我当作了一个对象而已,你早已为你的自我,在这个世界的某处,让出了一个阁楼小屋。

这大概就是建筑的本质吧……

建筑需要在何种意义上回归传统呢?回到白墙灰瓦的审美?回到异国他乡的传统?回到那个世外桃源?这已经是对传统的误读,这是对传统的一种无聊的抽象,这与窗外那些为了点线面的构图达到某种均衡而忘记了建筑的本质的盒子并没有太多不同。我们仅仅需要的是回到现在,从现在开始居住,从现在开始建筑。

所谓设计就是一种思考。正是因为这种思考,让我们找到了建筑的本质。然而,这种思考也不同于一般的思考,因为他从本质中来,必然也就是一种本质的延续。他依旧是一种建筑,他与生俱来将是复杂的,是拥抱的,是含蓄的,甚至有时是矛盾的,是异想天开的。你可以叫他诗意的思考。设计与建筑相互倾听。

今天我们面临的困难绝不在于住房条件的匮乏,甚至刚好相反,改革开放以来,住房的数量飞速增长,但是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建筑的本质。大量人口突然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他们被莫名其妙的梦境骗进了那些盒子里。美式田园?请问我家分了几百亩田,种的是庄稼还是葡萄?蔚蓝海岸?请问海在东边还是西边?少即是多?你当我是傻子吗?为此,我们甚至要用一生的辛劳来偿还。好在建筑的本质并不是这些,我们或许还有余力重新开始建筑……

深夜读海德格尔有感

© 石墨工作室•文艺 | Powered by LOFTER